大学生在基层如何健康成长?_新闻动态 | 中视天迈文化传媒机构

您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-新闻动态

大学生在基层如何健康成长?

作者:lily文章来源:中视天迈更新时间:2011-10-26
分享到:

  近些年来,国家通过招录村官、选调生、“三支一扶”等多种形式,向农村输入了一批批的新鲜血液,这些大学生充实到基层,奋斗在农村建设的第一线,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,其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。本文就大学生如何在基层健康成长,阐述了一些自己的见解。

  一、成长难,面临“三关”

  (一)生活“关”

  国家选拔大学生的方式,大部分是在全国或者是省、市的范围内,这就造就了人员流动较大,很多大学生毕业后离开熟悉的环境,到外地工作。由于异地工作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几个问题。

  1、语言不通。即便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,也很难很好的与当地居民交流,使很多能说会道的大学生变成了聋子、哑巴。

  2、气候、饮食不习惯。到了一个新环境,什么都不一样了。北方人到了南方,气候阴冷、多雨,饮食也由经常吃的面食变为一天两餐米饭,不习惯也属正常。

  3、心理落差大。大部分大学生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,现在让他们告别学校,告别城市,长期生活在条件相对艰苦的农村,告别了喧嚣热闹的城市,心里难免会产生落差。

  (二)工作“关”

  大学生虽然享受了更多的教育,综合素质较高,但是由于在学校就读的专业差别大,并不是人人都能说善写,比如一些理科专业的毕业生文字功底并不是很好。加之有些大学生工作之前一直在城市生活,对农村生活知之甚少,对基层工作更是一无所知,在开展工作时就会存在“把不到脉”,找不准自己的位置,甚至错漏百出。此外,一般的基层领导都会笼统的认为,大学生来就是搞文字游戏的,肩不能扛、手不能提,只能做些抄抄写写的工作,在实践方面给大学生提供的机会比较少,不能根据每个人的特点,分类管理,物尽其用。

  (三)情感“关”

  情感“关”,主要是针对在异地工作的大学生。逢年过节,人去楼空,往往就剩下那么几个大学生守着空荡荡的政府大院,抱着电话,对着电脑,“熬过”那么几天。每逢佳节倍思亲,这种感觉恐怕只有在外漂泊的游子才能体会到。听着声声的炮竹、墙外的欢声笑语,回想电话里妈妈的唠叨,躺在冰冷的床上,内心的孤独与落寞,又有几人能理解。

  二、留得住,需要“三有”

  不仅要“引进来”,还要“留得住”。不管是由于经济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也好,还是国家的政策导向也罢,大批的大学生被成功的吸引到了农村。但是把他们“引”了进来,不是让他们来旅游、来搞过渡的,目的是要把他们留住,更新基层干部血液,真正成为农村建设发展的中流砥柱。要想把这些人留住,本人认为,需要以下三“有”。

  (一)政治上有希望

  把大学生引向农村,不能仅仅是为了暂时缓解就业压力,而是要他们在基层有所作为,能真正的服务基层。一些地方把大学生引向农村后,不管不问、置之不理,甚至用有色眼镜看待大学生,抵触、排斥。这极大地伤害了大学生的工作积极性,很容易造成人才流失。要想真正地使大学生扎根基层,最重要的是在政治上要给与他们希望,让他们觉得在基层工作有机会、有发展前途。基层工作本身就枯燥无味,没有政治上的吸引力,年轻人很难安下心来踏实工作。

  (二)生活上有依靠

  要为大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工作、生活氛围,让他们在这里找到“家”的感觉。年轻人需要鼓励,但关心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语层面,还要在生活中切实给与帮助。在与朋友的交流中,觉得有些地方的做法就很好,某乡镇特地为几个外地的大学生在城里租住了一套单元房,周六、周日大家一起“回家”煮饭。乡镇领导也会偶尔抽时间同大家一起吃饭、聊天,拉拉工作以外的家常。这种感觉会让人觉得心头暖暖的,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外地大学生心灵上的空虚。

  (三)经济上有保障

  基层工作问题多、事情杂,上面千根线,下面一根针。但是工资待遇却比较低,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的产生,大家都不想待在基层,挤破了头要往城里钻,大学生更是如此,都试图通过考试、找关系等途径摆脱基层。适当提高大学生在基层的工资待遇,不能讲经济上要求多么优越,至少要达到所在地中等收入水平,让在基层服务三年以上的大学生结得起婚,安得了家。不然大学生辛辛苦苦地在基层工作,收入却仅仅只停留在温饱层面,一所学校出来同学碰头、聚会,自己既放弃了城市生活,工资又是别人的零头,很容易造成心里失衡,也就很难留得住人才。

  三、不变质,把握“三务”

  在“引进来,留得住”的情况下,还要保持大学生勇于创新、活力十足的青春朝气,保证大学生在基层“不变质”,不被一些坏习惯和不良环境腐蚀掉。本人以为要把握好以下“三务”。

  (一)工作要务实

  “少一些务虚,多做一些实事。”领导在安排工作时,尽量多安排大学生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,激发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热情。予人玫瑰,手留余香,自己为老百姓做了实事、好事,自己内心也会心存感激,经常弄虚作假,欺上瞒下,不仅会使大学生产生厌烦抵触情绪,还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工作积极性。把一个个踌躇满志、激情奋进的青年变成圆滑世故的“老油条”。我想这不是选拔大学生到基层服务的初衷。要他们来,更应该是通过他们的态度,带动、转变基层工作作风,通过一批批的新鲜血液来激发基层工作活力。不能输入一批被“老化”一批,培养出来的都是一个个的“吹牛大王”、“造假大户”。

  (二)学习要务勤

  “活到老,学到老。”大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,要善于学习、勤于学习。刚刚迈出学校的小课堂,走进社会这所大学堂,要不断从报刊、杂志、新闻、网络中汲取营养,学习别人好的做法、好的经验,并大胆地在实践中加以运用。年轻人要体现年轻人应有的朝气,不能畏首畏尾,因为害怕犯错就不去创新,犯了错误勇于面对,及时改正就好。在错误和失败中总结的经验教训才来的更深刻,更具有价值。

  (三)思想要务廉

  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要想做事,先学做人。大学生下到基层,接触的人可谓是龙蛇混杂,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,做一个正直的人。虽然以我们现在的身份还涉及不到“伸手”的机会,但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思想,坚持自己的底线,不能人云亦云,碍于面子,吃喝嫖赌,样样都学。这样就失去了大学生下乡投身农村建设的初衷,其结果不是我们培养了一批干部,而是断送了一批青年。

中视天迈文化传媒机构 版权所有 | 邮箱登录 | 中视天迈官方博客 | 官方微博 | 无品村官新浪博客 |

Copyright © www.cctv-tm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| 京ICP备11037315号 | 设计制作 : 天迈文化传媒